2017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必備考點
2021年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時間為11月11、12日,報名時間為8月-9月,為了幫助大家順利通過考試,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2021年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必備考點,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建筑防火
〖必會考點〗
考點1 建筑消防安全布局
1、建筑的總平面布局應滿足城市規劃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2、建筑選址
周圍環境要求:生產、儲存和裝卸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必須設置在城市的邊緣或者相對獨立的安全地帶。
地勢條件要求: 乙炔站嚴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沒的地方。
考慮主導風向: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和可燃粉塵的車間、裝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或側風向。液化石油氣儲罐區宜布置在本單位或本地區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并選擇通風良好的地點獨立設置。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場宜設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單位或本地區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考點2 建筑防火間距
1、防火間距的確定原則
1防止火災蔓延; 2保障滅火救援場地需要;
3節約土地資源; 4防火間距的計算;
2、防火間距
1甲乙類廠房與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50m,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0m。為丙、丁、戊類廠房服務而單獨設置的生活用房應按民用建筑確定,與所屬廠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
2兩座廠房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但甲類廠房之間不應小于4m。
3兩座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廠房,當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較低一座廠房的屋頂
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甲、乙類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丙、丁、戊類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4m。
4丙、丁、戊類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4m。
5發電廠內的主變壓器,其油量可按單臺確定。
6廠房耐火等級低于四級按四級確定。
7廠區圍墻與廠區內建筑的間距不宜小于 5m, 圍墻兩側建筑的間距應滿足相應建筑的防火間距要求。
考點3 建筑防火間距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
1、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下圖的規定,與其他建筑的防火間距,除應符合本節的規定外,尚應符合規范的相關規定。
e設置防火門、窗等分隔物時,防火間距示意
2.耐火等級低于四級,按四級確定。
8.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民用建筑與相鄰建筑的防火間距,當符合規范允許減小的條件時,仍不應減小。
4、防火間距難于滿足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范的要求時,可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采取以下補救措施:
1改變建筑物的生產和使用性質,盡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災危險性,改變房屋部分結構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級。
2調整生產廠房的部分工藝流程,限制庫房內儲存物品的數量,提高部分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
3將建筑物的普通外墻改造為防火墻或減少相鄰建筑的開口面積,如開設門窗,應采用防火門窗或加防火水幕保護。
4拆除部分耐火等級低、占地面積小,使用價值低且與新建筑物相鄰的原有陳舊建筑物。
5設置獨立的室外防火墻。在設置防火墻時,應兼顧通風排煙和破拆撲救,切忌盲目設置,顧此失彼。
考點4 建筑平面布置
一、布置原則
1.建筑內部某部位著火時,能限制火災和煙氣在或通過建筑內部和外部的蔓延,并為人員疏散、消防人員的救援和滅火提供保護。
2.建筑物內部某處發生火災時,減少對鄰近上下層、水平相鄰空間分隔區域受到強輻射熱和煙氣的影響。
3.消防人員能方便進行救援、利用滅火設施進行作戰活動。
4.有火災或爆炸危險的建筑設備設置部位,能防止對人員和貴重設備造成影響或危害?;虿扇〈胧┓乐拱l生火災或爆炸,及時控制災害的蔓延擴大。
二、設備用房布置
1.燃油和燃氣鍋爐房、變壓器室應 設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靠外墻部位,常負壓燃油、燃氣鍋爐可設置在 地下二層,當常負壓燃氣鍋爐距安全出口的距離大于 6m 時,可設置在 屋頂上。燃油鍋爐應采用 丙類液體作燃料。采用相對密度與空氣密度的比值大于等于 5 0.75的可燃氣體為燃料的鍋爐,不得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內。的可燃氣體為燃料的鍋爐,
不得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內。
2.鍋爐房、變壓器室的門均應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 的不燃燒體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 1.2m 的窗檻墻。
3.鍋爐房、變壓器室與其它部位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燒體隔墻和 1.50h的不燃燒體樓板隔開。在隔墻和樓板上不應開設洞口,當必須在隔墻上開設門窗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窗。
4.當鍋爐房內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 1m³,且儲油間應采用防火墻與鍋爐間隔開,當必須在防火墻上開門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
5.變壓器室之間、變壓器室與配電室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燒體墻隔開。
二柴油發電機房布置
1.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層及地下一、二層,不應布置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柴油發電機應采用丙類柴油作燃料。
2.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燒體隔墻和 1.50h 的不燃燒體樓板與其它部位隔開,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3.機房內應設置儲油間,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 8h 的需要量,且儲油間應采用防火墻與發電機間隔開;當必須在防火墻上開門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
4.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
5.應設置與柴油發電機容量和建筑規模相適應的滅火設施。
三消防控制室布置
1.單獨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2.附設在建筑物內的消防控制室,宜設置在建筑物內首層的靠外墻部位,亦可設置在建筑物
的地下一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h 的隔墻和 1.50h 的樓板與其它部位隔開,并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嚴禁與消防控制室無關的電氣線路和管路穿過。
4.不應設置在電磁場干擾較強及其它可能影響消防控制設備工作的設備用房附近。
四消防設備用房布置
建筑物內的消防設備用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00h 的隔墻和 1.50h 的樓板與其它部位隔開。獨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附設在建筑內的消防水泵房,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以下或地下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 10m 的樓層,消防水泵房設置在首層時,其疏散門宜直通室外,設置在地下層或樓層上時,其疏散門應靠近安全出口。消防水泵房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電梯機房應與普通電梯機房之間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 的隔墻分開,如開門,應設甲級防火門。
三、人員密集場所布置
一觀眾廳、會議廳、多功能廳
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 400 ㎡;一個廳、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必須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幕布和窗簾應采用經阻燃處理的織物。
二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1.不應設置在地下二層及二層以下,設置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 10m。
2.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應超過 200 ㎡。
3.一個廳、室的出口不應少于兩個,當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小于 50 ㎡,可設置一個出口。
4.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防煙、排煙設施等。
四、工業建筑附屬用房和庫房、廠房布置
1.辦公室、休息室等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當必須與本廠房貼鄰建造時,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并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3.00h 的不燃燒體防爆墻隔開和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
2.在丙類廠房內設置的辦公室、休息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50h 的不燃燒體隔墻和1.00h 的樓板與廠房隔開,并應至少設置 1 個獨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3.甲、乙類倉庫內嚴禁設置辦公室、休息室等,并不應貼鄰建造。
4. 在丙、 丁類倉庫內設置的辦公室、 休息室, 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50h 的不燃燒體隔墻和 1.00h 的樓板與庫房隔開,并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5、廠房中的丙類液體中間儲罐應設置在單獨房間內,其容積不應大于 1m³。設置該中間儲罐的房間,其圍護構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相應要求,房間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6、廠房內設置不超過一晝夜需要量的甲、乙類中間倉庫時,中間倉庫應靠外墻布置,并應采用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 1.50h 的不燃燒體樓板與其他部分隔開。
7、 廠房內設置丙類倉庫時, 必須采用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 1.50h 的樓板與廠房隔開,設置丁、戊類倉庫時,必須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2.50h 的不燃燒體隔墻和 1.00h 的樓板與廠房隔開。